李永國,男,36歲,中共黨員,高中學歷,現任格力電器(石家莊)有限公司注塑分廠技術員,工作以來一直專注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研究,致力于企業自動化生產的開發設計和實施應用工作。同時他積極為企業布局信息化系統,促進企業向智能制造工廠邁進。
一、以身作則,樹立黨員榜樣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李永國一直寬以待人,嚴于律己。在本職崗位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廣大群眾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身邊的同志,帶動大家一起學習理論知識。為此他聯合分廠其他黨員和積極分子組成了學習小組,在平時的工作中,定期召開會議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自己的工作,用理論來豐富自己的政治頭腦,牢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工作中,他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的規定履行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時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則,在企業中樹立好形象。
二、發揚工匠精神,堅持自主創新
李永國自2012年入職石家莊格力電器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創新創效工作,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人為本為宗旨,以推進自動化生產、工藝、操作和技能人才創新工作為重點,以開展自動化增效項目為渠道,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目標,積極開展自動化創新工作,不斷提升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上級組織和領導的支持幫助下,其緊緊圍繞公司提產提效的中心任務,求真務實,追求卓越,廣泛開展工裝工具設計、設備研發、技術攻關等創新活動,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實際技術難點問題,為提升企業自動化生產水平搭建良好的平臺,促進了專業人才成長和企業發展。
2012-2013年,注塑成型生產處于人工拉門取產品生產的狀態,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較低,質量不穩定。為了扭轉注塑成型生產落后局面,李永國大膽創新,突破固有思維,為格力引進了第一臺機械手,制作了第一條流水線,注塑成型生產從人工生產向自動化生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后續自動化生產制造奠定了基礎。
精益物流是實現精益生產的關鍵,李永國運用精益生產的思想,帶領其團隊在現場對物流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結合廠區空間結構,重新規劃了設備布局,優化了物流路線,實現了集中排產和專線化排產,進一步為集中化的自動化項目實施提供了保障。
2014-2015年,李永國提出注塑 “連續流生產” 模式,即實現“物料不落地連續生產”, 要求從加料→生產→加工→周轉過程,全部實現“連續化傳遞式生產”。為了達到預期目標,結合注塑分廠自動化規劃,李永國推動引進了一批自動化設備,如:中央集中供料系統、機械手、燙金機、絲印機、皮帶線和AGV小車等,先后實現了“連續流加料”、 “連續流生產”、“連續流加工”及“連續流周轉”。
三、致力于“三新”研究,實現企業綠色發展
2015-2017年,李永國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二次自動化創新項目,先后實現面板機床邊自動燙金絲印、遙控器無人化全自動絲印、分體面板機床邊三合一自動燙金滾燙和仿形燙項目,徹底取消了二次加工生產車間,消除了高污染的作業操作模式,保障了員工職業健康,加快了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步伐。
2018年首次將激光打標技術應用于空調外觀件的LOGO和名牌的工藝,徹底消除了企業中油墨絲印和UV絲印工藝,實現了二次加工工序全面綠色轉型。
2019年自主設計、研發并制作的機器人自動噴漆項目,實現了有毒有害崗位的全自動生產,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有效的保障了員工的職業健康發展。
2020年首次將目光瞄準原材料自動加料方向,借鑒視覺檢測系統,結合機器人的應用,首次實現了注塑原膠粒的自動化注入,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員工的幸福感。
四、全面推進信息化開展,建設數字化企業
2019-2020年,李永國帶領其團隊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設計開發了設備信息化、質量信息化、生產信息化、人事管理信息化等系統,共計優化業務流程24項,開發信息化系統8項,開發可視化BI報表3套,推進建設信息化集控中心1套,實現了電腦端、信息化終端和移動端的有效集成,消除了信息孤島,為企業的運營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加快了企業數字化發展。
五、開展質量QC小組活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QC小組活動提倡和堅持“小、實、活、新”的發展方向,他于 2013年開始學習并參與組織QC小組活動,參與子彈頭QC小組完成了《提高Q迪面板組件生產合格率》課題,參與颶風QC小組完成了《降低冷靜王面板生產不良率》課題,參與全能王QC小組完成了《提高冷靜王導風板生產合格率》課題。在參與QC小組的活動中多次應用了QC中的PDCA法則,并持續將其運用于生產制造的其他管理活動中。同時學習并運用了數據統計應用方法,包含帕累托圖、關聯圖、過程能力分析、散點圖、單樣本T檢驗、擬合和殘差分析等工具,找出了生產過程中的影響生產合格率的關鍵因素、制定并實施了改善對策,實現效率的提升。
五、推進全員提案改善,提升企業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創新包含流程創新、管理創新、質量創新、生產方式創新、自動化創新、信息化創新和設備管理創新等。他帶領團隊積極開展建言獻策、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議等形式多樣的改善活動,提出的提案建議多次獲評公司組織的“優秀提案建議”。他提出申請的多項提案改善建議被采納實施,為企業實現將本創收。在以提案創新建議改善為基礎的管理工作上,帶領該團隊先后申請受理和授權專利34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22項。各項專利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質量異常的降低、成本的節約和人工勞動強度的降低,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六、開展勞動技能大賽活動,促進人才技能顯著提升
在9年時間里,李永國及其團隊通過組織開展公司級勞動技能大賽、包含機械手調試大賽18次,機器人調試和維修大賽6次,注塑機調試大賽9次等。制定技能工評定與培養方案,優化技能工人才梯隊結構,培養出高級技師1人,高級技工2人,中級技工5個,初級技工6個,中級工程師6人。組織技能工人員參與集團級勞動技能大賽共計4次,組織技能工人員參與中國技能大賽河北省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4次,組織技能工人員參與中國技能大賽1次。通過老帶新作業模式、實操培訓等方式,培養出了一批技術型人才,包含,PLC人才、機器人調試保養人才、3D輔助設計人才、信息化人才等,促進了人才技能的顯著提升,構建了創新知識體系,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
七、開展自動化創新活動,取得業績顯著
李永國通過創新工作的不斷開展,多次榮獲公司級獎勵和集團級科技進步獎;榮獲河北省質量技術獎6項,省級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獎4次,國家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獎2次;榮獲中國質量技術獎優秀獎2次;榮獲國家專利授權21項;2019年被評為石家莊市市管拔尖人才、石家莊市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最美農民工、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李永國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河北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并授予河北省工人先鋒號。
同時在李永國同志的帶領下,該創新工作室榮獲“河北省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稱號、榮獲“青年文明號”稱號、榮獲“河北省先進集體”稱號、榮獲“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稱號、榮獲“石家莊市工人先鋒號”、榮獲石家莊市李永國創新工作室、榮獲河北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和榮獲河北省工人先鋒號。
李永國同志將繼續秉持改善無止境,創新迎未來的思想,通過不斷的自主學習,發揚工匠精神,堅持鉆研技藝,對工藝精益求精,持續致力于智能化的創新工作,構建企業發展新格局,建設自動化、數字化、高效化的綠色智能工廠。